站内搜索
关键词
范围
科研工作:加强协同合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
查看:38   

  近五年来,学校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战略举措,大力整合学科建设和科技资源,努力改善科研条件,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开展知识创新、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,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。
  科技工作取得新突破。科技项目立项的数量和层次明显提升。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市厅级及以上科技项目313项,其中国家级项目72项,省部级项目 133项,市厅级项目108项。同时,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取得突破。在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上取得明显增长,共立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;在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、重点项目上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学校参与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能力明显增强,先后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,外来合作经费320万。
  科技成果水平大幅度提高。五年来学校共在一级期刊发表及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670篇,其中参与发表NATURE 论文1篇,NATURE 子刊论文4篇;SCI一区论文168篇;职务性授权专利 461 项(发明专利 200项),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81项;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3项,其中蒋云良、叶金云、张立钦教授团队分别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、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。
 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明显。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,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在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,先后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,省重点实验室2个,省工程实验室1个,省“一带一路”联合实验室1个,新建省“2011协同创新中心”分中心2个,市重点实验室2个(筹建),与乌克兰敖德萨国立理工大学共建湖州市新兴技术研究院1个,南太湖专家工作站1个。
 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。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建设,五年来,学校新增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,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1人;同时,在省级、市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上也取得较大突破,先后成功申报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,湖州市“南太湖特支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1人,已初步构建了省、市一体化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体系。
  学校还努力改革和完善科研管理及成果奖励机制,相继出台《科研成果奖励办法》(湖师院发〔2017〕66号)、《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(试行)》(湖师院校办发 〔2017〕 28号)、《科研项目经费配套与激励办法》(湖师院校办发〔2017〕29号)、《科研奖励的补充规定》(湖师院校办发 〔2018〕 57号)、《科研项目结题结账及结余经费管理办法(试行)》(湖师院校办发〔2018〕56号)等文件,进一步提高了广大教职工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。
  “十三五”期间,人文社科处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高度重视下,在各文科学院和广大人文社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,以学科建设为龙头,完善政策,开拓资源,在高级别项目、高水平成果、高层次奖项、高级别平台等方面均实现突破,推动了人文社科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。
  高级别项目明显提升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共获批省部级以上社科项目 184项(含外单位转入)。其中,国家级项目 40项,省部级项目 144项。2016年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,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首次突破两位数,达到11项。
  高水平成果有所增加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共出版一级及以上出版社著作 61部,发表 CSSCI 论文和北大核心论文435篇,一级期刊92篇(含非第一单位),权威论文26篇。
  高层次奖项有所提高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共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8项,实现文科最高奖和省一等奖双突破。其中,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项。省哲学社科奖项 7项,其中一等奖1项,二等奖 1项,三等奖5项。
  高级别平台初见成效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为进一步凝练我校文科的学科建设特色,打造学科优势,共培育和新增省教育厅智库平台 2个:“两山”理念研究院和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。实现了我校文科省级平台零的突破,补齐了长期以来困扰我校文科平台发展的短板,为我校人文社科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。
  政策进一步完善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、提升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,有效培育高水平、有影响力的项目和成果,学校出台和完善了《重大科研项目和标志性成果培育办法补充条款》 《科研成果奖励办法》 《科研项目经费配套与激励办法》等一系列政策。

湖州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京ICP备12019430号-7
本期已有5931次访问,全刊已有3094841次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