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搜索
关键词
范围
《人生的智慧》经典永不过时
作者:胡茹佳
查看:128   

       提起叔本华,可能许多人首先便想到他是一位悲观主义哲学家。但说是悲观,不过是他对世界的本质看的透彻,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真理。他这一辈子写了很多关于人生智慧的文章,对于如何活得更好提出了不少有启迪性的建议。他用他浅显直白的人生经验告诉读者为人处世的道理,当然这只依附在他个人世界观之上。《人生的智慧》这本书是从实用角度出发来探讨问题,探讨“如何幸福度过一生”这样一门艺术。
  在他人生中唯一的一首诗中,有这样一句话,“我的命运暗淡无光”,这倒像是对他自己的人生写照。他一生大部分的时光在寂寞里度过,却并没有在寂寞里消沉,他时常审视自己,努力揭示并面对残酷的真相,仍具有活下去的勇气。
  叔本华认为,人之所以命运不同,有三方面的原因:人是什么、人有什么和人在他人的眼中是怎样的。而事实上,“人是什么”比“人有什么”重要的多。也就是说一个人独立而健康的个性才是最宝贵的财富。每个人的人生都带着个性的烙印,不论他的外部环境发生什么变化,万变不离其宗,没有人能够超越自己的个性。但个性决定命运,你是什么样的人,你就获得什么样的幸福。正是如此,叔本华认为人生幸福最首要、最本质的要素就是我们的人格。“人是什么”对人类的幸福才是最关键的。
  关于“人在他人眼中是怎样的”,叔本华让我们比较“一个人如何看待他自己”和“别人眼中的他是怎么样的”这两者的价值。我们几乎可以明确前者价值高于后者,很多人高呼“做自己!不必在意世俗的眼光”。可真的能做到那么洒脱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吗?对此他给出的观点是:“别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。”他认为只有当他人的行为,如启发我们去修正“如何看待自己”时,才能对我们有所影响。除此之外,他人的想法对我们一点也不重要。若要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中寻求满足,那真的是太不幸了。“人,要么孤独,要么庸俗。”叔本华认为个人自身拥有的越多,想从他人身上获取的东西就越少,他人对他而言几乎没有意义,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具有高度智力的人通常是孤僻的。或许人在孤独的状态里才能进行真正的创造,若一个人的注意力被分散地四分五裂,平庸就开始了。聪明人深知这一点,学会断舍离,扔掉杂物,摒弃杂念,放弃低俗无效的人际关系,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他的目标中去,在自己的领域中孤独地奋斗,寂寞地成长。有人说天才必然是孤独的,而非选择孤独,而庸人注定要在人群中寻找自我价值和存在感。“总之一个人对与他人交往的热衷程度,和他的智力水平成反比,越是智力平庸且比较粗俗的人越是喜欢社交——要么孤独,要么庸俗,人活一世可以选择的其实并不多。”叔本华这样解释道。对此我认为每个个体都可试着专注自身,接受孤独,甚至享受孤独,这样你会发现一个看待幸福的新视角。
  这本书中有太多智慧以及人生的道理发人深思,细细品读,或许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。

湖州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京ICP备12019430号-7
本期已有7655次访问,全刊已有3095174次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