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搜索
关键词
范围
书学沮华 墨苑拾遗
作者:徐 琼
查看:142   
  秦篆汉隶书千古
      折钩撇捺道不孤
      灯映繁花,墨染素笺,秦篆汉隶,不过折钩撇捺。
  平闲堂云: “书法的发展是一条源远流长的长河,简言之,由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发展而来。”字体略长,笔画圆匀,富于图案美的是小篆;蚕头燕尾,一波三折的是隶书;中规中矩,棱角分明的是真书;行云流水,舒展有型的是行书;删难省烦,临事从宜的则是草书。书家于横竖撇捺间幻变,于笔画肥瘦间斟酌,或笔势豪纵,或瘦劲清峻,或朴茂工整。由此,《兰亭序》 《中秋帖》 《多宝塔碑》等等书家作品于书法的长河中熠熠生辉,各领风骚。
  扬子云曰: “女有色,书亦有色,试以色论。”
  皆知 “颜肥柳瘦”,又有庾肩吾云:“胡肥而钟瘦”。不同的书家有不同的肥瘦之赏。米元章评蔡襄书法 “如少年女子,访云寻雨,体态妖娆,行步缓慢,多饰铅华。”苏东坡则云: “李西台字出群拔萃,肥而不剩肉,如世间美女,丰肌而神气清秀者也。”肥瘦之别,不外乎以我手写我心,赖心而生,赖手而传,传诸毫管,传诸笔端,传诸纸上,则满纸生动。
  鄙落时流花架子
      虔尊古哲硬功夫
      古人云: “书无百日工。”
  钟繇学书抱犊山,十年木石皆馀墨痕。才有张怀瓘 《书断》赞誉: “元常真书绝世,乃过于师,剐柔备焉。点画之间,多有异趣,可谓幽深无际,古雅有余。秦、汉以来,一人而已。”
  东坡则无日不书,人在舟中,亦不稍缀。他有一则题为 《书舟中作字》的笔记,全文云:“将至曲江,船上滩欹侧,撑者百指,篙声石声荦然。回顾皆涛濑,士无人色,而吾作字不少衰,何也?吾更变亦多矣,置笔而起,终不能一事,孰与且作字乎。” 东坡方成书法大家,其撰诗并书写的 《寒食帖》被誉为 “天下第三行书”。
  董宗伯云: “砚成臼,墨成池,不是羲之即献之。”诚然,书法的成功之道,除了勤奋,别无他途。可见,书艺之成,不是一劳永逸,如同激流行船,不时时修炼,便逆流而下,不进反退。大凡成就卓著的书法家,成功之后也不忘日日临帖,从而进入人人书俱老之境。最终,临遍百家,不似一家,方是自家。
磨磨写写,废纸已然三千,砚池深浅依然,方知欲磨穿此砚,谈何容易。不知不觉间,鬓须皆白,未知池池浓墨,能染我苍苍鬓须否?
  奏刀胜笔见豪情
      印山拓海最风流
      初春时分第一丝微雨,蕴藉着隐隐的冷,隐隐的绿意,唤醒西子湖畔的生机。风微醺,雨濛濛,油纸伞,青石板,打江南走过。一步,两步,三步……位于孤山南麓西泠桥旁的西泠印社向我走来,携着印的襟怀,书的豪情,不觉宿鸟惊飞,梅英狂舞,畅游天外而不自知。
  坐落于西泠桥畔的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,以 “保存金石,研究印学,兼及书画”为宗旨,有 “天下第一名社”之美誉。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集 “诗、书、画、印”为一身,其行书得黄庭坚、王铎笔势之欹侧,黄道周之章法,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笔之影响,大起大落,遒润峻险。观之,其印章作品 《十水五石》 《问竹寻梅舫主》 《古朱方民》等,更是得其书法之精妙。可见,书印之相通,相得益彰而成。
  自清代邓石如至今, “印从书出”成了不变的定律。然在所用气力方面,纸上驰笔终究要比石上行刀来的轻松。《钱君匋印跋书法选》序中言道:印跋中的草书极酣畅,回环,奔腾而能留住笔,刀锋吃石不深,却似石之筋脉,不可分割,无损流妍。晋味、唐灵、明人遒恣,尽在含露之间。一方好印,内里乾坤,是书家的智慧。
  而用印巧使 “虚劲”,从中亦可窥见书画的奥秘。清代赵之谦的 《论钤印之法》中言: “凡用印,以印入印泥,须如风行水面,似重而实轻。切戒性急,性急则印入印泥直下数分,印绒已带印面,着纸便如满面斑点。如印泥油重,则笔笔榨肥,俱不合矣。以轻手扑印泥,使印泥但粘印面,不嫌数十扑。而不可令印泥挤入印地,则无碍矣。印泥入印地,便无法可施矣。此所谓虚劲也,通之可以作画作书。”一方小小的印章,凝聚了书家的哲学,使满纸芬芳扑面而来。
  不由得喟叹:印边天地,笔下襟怀。
  书家本色是诗人
      泼墨走笔铸诗魂
      不论是江南烟雨,是大漠孤烟,还是长河落日,在文人眼中便成了诗,成了书,成了画。
  文人墨客喜把书法看成 “馀事”。自张怀罐在 《书议》中提出 “兼文墨”的说法,引起了历朝历代书家的重视,纵观历史上的大书法家无一例外都是大诗人、大文学家。
  世人皆知东坡词, “关西大汉,铜琵琶,铁绰板,唱 ‘大江东去’”,开豪放派之先河。东坡亦是书法大家,极擅行书,曾言: “诗不能尽,溢而为书,变而为画,皆诗之余。”于东坡眼中,其诗为魂,其书为体,书的地位远逊于诗。他不言书法,而一举一动,书法之气尽在其中,字如其人,字字似曾相识,如见其面,如闻其声,有血肉,有个性,自有其品格。
  现代书家公认的 “草圣”林散之,一生作诗三千余首,他花在诗上的精力远胜于书,但他不以书家自称,而称自己为诗人。
  也许,只有保持高格调的诗情诗性,书法才能不俗。一个书家应诗意的栖息于瀚海,一分诗意,便能涤去三分俗念。这份诗意使书法不同于一般的写字,写字存留的是笔迹,而书法留下的则是心迹,更多了一份温度。
  素手执笔,蘸墨沉香,静倚,静思,言不知何处,笔不落生宣。何妨青梅煮酒,红袖添香!
湖州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京ICP备12019430号-7
本期已有16751次访问,全刊已有3091281次访问